“前几天我看新闻,上海洋山港四期工程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个昼夜的吞吐量可达27000标准箱,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9月30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电话联系上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退休老教授吴宋仁,电话那头,老人言语中难掩兴奋。
▲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退休老教授吴宋仁。受访者供图
吴宋仁说,中国的港口建设水平如今位居世界一流,这既和我们国家的基建水平分不开,也得益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1937年,吴宋仁出生于广东省梅州梅县一个穷苦的家庭。年少好学的他,受当时国家兴起的“建水坝热”影响,立志以后为祖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作贡献。
195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水利系港口工程专业。
回忆起当年,吴宋仁十分感慨,他说,自己所读的专业是五年制,当时,我们国家的水利、港口建设和理论研究水平都还比较落后,教材用的是前苏联的,平时还有一些前苏联专家来上课。
不过,当年的吴宋仁和同学们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学习抓得很紧。他们从周一到周六都在上课,一个星期有时候要上30几节课。
吴宋仁回忆说,虽然那时候有每个月4元钱的国家助学金补贴,但是因为家境贫困,生活费还是不够。大学五年期间,他每个寒暑假都没有回家,而是去工厂打工,帮助厂家描图纸,一张大的图纸有一块钱,小的几毛钱,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到二三十块钱。
大学毕业后,吴宋仁先是被分配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任教,1963年,他调任到重庆交通大学,并在这里一教就是30多年,直到1997年退休。
1981年、1994年,他先后去到加拿大,成为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学习国外先进的港航工程技术。
回国后,他主编了多部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主持完成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如波浪对系泊船舶荷载的研究。2000年,由吴宋仁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海岸动力学》(第3版)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2年,该教材获得交通部“九五”优秀教材奖,目前全国高校水利类专业海岸动力学课程全部采用这本教材。
“以前我们出国学习人家的技术,现在,我们的基建水平和港口设计、施工等技术,进入了世界一流。国外的工程也来找我们建。”吴宋仁说,退休以后,他常听到自己的学生投身于港珠澳大桥、平陆运河、洋山港等这些举世瞩目工程的建设,深深为他们感到骄傲。
如今,港口建设和面向海洋的开发如火如荼,吴宋仁说,老专业要不断地更新升级和转型,尽量提高人工智能在运河、海洋中的运用。此外,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更扎实的基础知识,老师们也要先学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新的发明创造,自己先学会了才能教会学生。
重庆日报:重庆交大退休教授吴宋仁:以前我们用国外教材,现在基建水平世界一流 (cq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