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延梅(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持系部工作,学科专业负责人,兼任环境给排教工党支部书记,教授,硕导、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水、固、土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教学和科研;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9项,出版教材、专著2部;带领团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0余项。 |
|
樊建新(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分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环境生态学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环境土壤学、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
|
陈晴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管系部教学、实验室管理、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建设。重庆交通大学-重庆港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专业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负责人、环境水利工程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专家、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家、重庆市检验检测机构评审专家(环境/通用)。 |
|
杨清伟:教授,博士,博士后。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西华师范大学分获博士、硕士及学士学位,并于西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工作期间曾短期境外访学。长期从事环境生态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参编教材1部,在编/著教材和专著各1部,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逾80篇。 |
|
周富春:博士,教授。重庆市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主持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及参编教材2部。 |
|
祖波:教授,博导。主持/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水利科技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主持环境影响评价、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等横向项目200余项。在《Aquatic Toxic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数10项。 |
|
张占梅: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处理药剂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库专家、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库专家。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重庆交通大学“十佳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首届教学竞赛标兵。获评重庆市一流课程、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
孙姣霞: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和《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课程,主持和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兴污染物环境行为及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功能材料。 |
|
潘瑾:硕士,高级实验师,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城市水务与环境监测及控制实验室工作,承担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及《环境土壤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教学。 |
|
胡莺:博士,讲师。先后就读四川大学、中山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获环境工程学士学位、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水利工程博士学位。具有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清洁生产审核师等资质。长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消落区污染物迁移转化相关教学及研究。多次参加教学比赛并获奖,主持及参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3部。 |
|
王图锦:博士,副教授。教学方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主讲《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科研方向主要为环境微生物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环境化学等,侧重研究环境污染物控制理论与技术,特别是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污染过程控制、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
|
彭诗圆:博士,讲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博连读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方向为土壤/水处理相关的环境分子生物学,在污染场地调查与环境风险评估,土壤与地下水场地修复设计,环境管理审核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英语沟通能力强。主讲课程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双语),环境规划与管理。 |
|
秦燕: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校级项目2项,主编教材1部。获国家级二等奖1次,优秀奖1次,省部级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主持省部级一流课程1项。累计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4项。主要研究为流域生态风险管理;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监测。 |
|
张阳阳: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美国圣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注于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环境学、环境评价与规划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
|
赵小飞:博士,博士后,讲师。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讲《环境工程原理》专业课,指导学生获得多项专业竞赛奖;长期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化及碳减排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
|
周宏光: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及水污染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交通环境学、交通与环境保护、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现代测量技术等课程。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重庆市博士后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项,已发表论文10余篇。 |
|
黄博聪:博士,讲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土壤退化与生态重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与修复、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
|
陈子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Hazardous Materials》等SCI一区环境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领域包括“低碳污水深度脱氮”“新介质介导下微生物的碳氮循环”“新污染物的识别与去除”“环境水利与河流生态”等。 |